南陽處于南北氣候過渡地帶,是我國重要的小麥條銹病冬繁區和春季流行區,是小麥條銹病從長江流域麥區向黃淮平原麥區和華北麥區擴展蔓延的重要關口,是河南省防控條銹病的南大門,也是我省阻擊小麥條銹病的主戰場??梢哉f南陽在我國小麥條銹病治理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為此,農業農村部、河南省高度關注、重視、支持南陽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工作。
受甘肅、陜西、寧夏西北秋苗主發區小麥條銹病見病早、面積大、病情重以及我市11月份平均氣溫偏高0.9~2.4℃,降水量偏多3.6~168.4%,日照偏少11.4~28.4小時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市小麥條銹病呈現發生早、發生重的特點。11月28日,淅川縣植保站測報技術人員在上集鎮一塊麥田內發現小麥條銹病發病中心,這一發現為漢水及黃淮麥區率先發現。比大發生2017年早17天、2020年晚13天,見病時間是南陽歷年來第二早的年份。截至12月11日,南陽市共在淅川、西峽2個縣6個鄉鎮發現冬前條銹病發病中心,發生面積大于去年同期、病情也重于去年同期,這是多年來所沒有的。
為此,省農業農村廳高度重視,12月10-11日,副廳長王俊忠帶領省植保站站長李好海、廳糧食作物處副處長楊亞軍,在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李玉生等陪同下深入鎮平、淅川縣、鄧州市調研小麥生產及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工作。
王俊忠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首要任務,搞好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壓實責任,切實做好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工作。一要全面普查,準確掌握病情:豫南條銹病冬繁區近期要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按照“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田”的要求,進行一次全面拉網式普查,準確掌握小麥條銹病發生情況。二要及時撲滅發病中心,壓低越冬菌源:按照“嚴密監測,帶藥偵查,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發現一片、控制全田”的防治策略,把條銹病控制在點片發生時期,壓低越冬菌源,減輕春季防控壓力。三要科學防控,確保防治效果:小麥條銹病可防可控可治,一旦發現病葉可選用戊唑醇、己唑醇、粉唑醇、丙環唑等高效農藥進行防治。對已施藥防治的病田,要及時進行“回頭看”,追蹤評估防效,及時補治,確保防效。四要及時匯報,當好參謀:今年淅川縣、西峽縣冬前見病早,發生重,普遍率高,預示明年條銹病發生形勢不容樂觀,各地應予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抓緊向政府領導匯報,及早制定監測防控預案,儲備好農藥藥械,為領導生產決策當好參謀。